菏澤(Heze),是山東省地級市,中國牡丹之都,古稱曹州,位于山東省西南部,魯蘇豫皖四省交界地帶,東與濟寧市相鄰,東南與江蘇省徐州市、安徽省宿州市接壤,南與河南省商丘市相連,西與河南省開封市、新鄉市毗鄰,北接河南省濮陽市。介于北緯34°39′—35°52′,東經114°45′—116°25′之間,南北長157千米,東西寬140千米。面積12239平方公里。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,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,菏澤市常住人口為8795939人。
菏澤原系天然古澤,濟水所匯,菏水所出,連通古濟水、泗水兩大水系,唐更名龍池,清稱夏月湖。清雍正十三年(1735年)升曹州為府,附郭設縣,因南有“菏山”,北有“雷澤”,賜名菏澤。菏澤歷史悠久,享有“天下之中”之譽,《禹貢》九澤之菏澤、雷澤、大野澤、孟渚澤皆在境內。人文始祖伏羲、東夷之帝少昊、賢明君主帝舜、兵主戰神蚩尤、改革家吳起、軍事家孫臏、農學家氾勝之、經濟學家劉晏、文學家溫子升等都出生在這里,劉邦登基稱帝、曹操成就霸業、黃巢起義、宋江聚義等都發生在菏澤。
地質構造
菏澤市地質構造屬中朝準地臺,居其東南部。以斜貫西部的聊城-蘭考大斷裂為界,將境域劃為華北斷拗和魯西中臺隆兩個二級構造單元。西側東明凹陷為四級構造單元,屬華北斷拗中的三級構造單元開封臺陷。東側屬魯西中臺隆,占境內大部,為三級構造單元成武-濟寧斷陷的西半部。又以曹縣斷裂和鳧山斷裂為界,劃分為成武斷凹及濟寧斷塊兩個四級構造單元。復被曹縣斷裂、汶泗斷裂分割成一些局部構造。前者如菏澤,曹縣磚廟集、青集,豐縣等凸起和巨野、梁山縣拳鋪等凹陷。
燕山動形成各構造格局的雛形,喜馬拉雅動控制了境內各構造機體。全市各構造單元,尤其是二、三級構造的展布,具有以下特點:西側的華北斷拗構造線以北東向為主;東側的魯西中臺隆以弧形的北東-東西向為主,后者生成較早。歷次運動的結果,造成境內,尤其是東部隱伏斷裂縱橫交錯。地層區內出露的地層以新代的第四為主,個別地方有古生的寒武、奧陶。
地形地貌
菏澤市地處黃河游,境內除巨野有10平方千米的低山殘丘外,其余均為黃河沖擊平原,地勢平坦,土層深厚,屬華北平新沉降盆地的一部分。自西南向東北呈簸萁形逐漸降低,海拔高度為68—37米,平均坡降為1/4700。微地貌形態有河灘高地、緩平坡地、決口扇形地、壟崗高地、碟形洼地、沙質河槽地和背河槽洼地,以緩平坡地面積最大。
氣候特征
菏澤市地處中緯度,位于太山與泰沂山之間南北走向的狹道上,屬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。主要特點是夏熱冬冷,四季分明。春季少雨,南北風頻繁交替,氣溫回升較快;夏季高溫濕潤,常刮東南風,降雨集中;秋季雨量逐漸減少,風向由南轉北,降溫迅速;冬季雨雪稀少,多刮北風,氣候干冷。全年光照充足,熱量豐富,雨熱同季,適宜多種農作物的生長,但是降水分配極為不均,再加常受北方大陸氣的影響,不少年份出現災害性的天氣。
山東卓達巖土工程有限公司專注于菏澤及附近地區的巖土工程勘察、基坑工程設計和施工服務。